1、抓举:运动员将杠铃平行地放在两小腿前面,两手虎口相对撞杠,以一个连续动作把杠铃从举重台上举至两臂在头上完全伸直。挺举:运动员以一个连续动作把杠铃从举重台上提置肩际。两腿平行伸直保持静止状态。
在女子87公斤级比赛中,两名中国选手表现出色,王以抓举126公斤、挺举160公斤、总成绩286公斤的成绩获得3枚金牌。康岳以抓举118公斤、挺举155公斤、总成绩273公斤获得三枚银牌。
举重运动员的肌肉过于强调举重和举重。在大力神比赛中,两个项目的举重运动员的表现都不错,但在其他项目中,如拖拽、推挤、拥抱和投掷,举重运动员的表现都不好。我也说过类似的话,比如说健身房的肌肉不适合打架等等。
大力士举重举杠铃之类的。大力士运动是举重、力量举、壮汉3个比赛项目的统称,集健身、休闲、娱乐、观赏于一体。其中,举重主要竞赛运动员的爆发力,力量举主要竞赛运动员的极限力量,壮汉主要竞赛运动员的力量耐力。
大力士冠军来举重成绩不会有多好,举重冠军参加大力士比赛也拿不到多好的名次,各有专长。大力士冠军没有严格药检,绝对力量方面甚至还要占一点点便宜,大力士冠军不用禁药的话,绝对力量不太可能超过举重冠军。
我猜大概是因为赛前训练中力量训练很重要,体重增加太多,导致赛前很难减肥。结果沈丽君因为减重抽筋退出比赛,吕小军在挺举比赛中表现不佳(减重对挺举影响较大,主要靠力量)。至于女子69公斤级,主要是伤病恢复的问题。
首先,参加举重比赛,大力士肯定是吃亏的,虽然很多大力士都是经过一些系统的训练,但是和举重运动员比还是不够专业,并且举重是一项讲究技巧的运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大力士在比赛中极有可能会把自己弄伤,非常的危险。
举重按参赛运动员的体重不同来分级,是从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开始的。当时分5个体重级别,即次轻量级(60公斤级)、轻量级(65公斤级)、中量级(75公斤级)、轻重量级(85公斤级)和重量级(85公斤以上级)。
举重比赛中的体重分级是为了将不同体重的选手按照一定的级别划分,低于或者高于规定体重范围的选手是无资格参赛的。所以,体重分级是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级指的是男子或女子在比赛中举起的最大重量处于87公斤的这个级别。在举重项目中,每个等级对应着一个最大重量,称为举重量级。通常情况下,87级为中高水平,需要运动员们经过多年的训练和磨练才能达到。
同时,在第21届夏季奥运会上,男子举重比赛增为9个级别,增加了次最轻量级(52公斤以下)和特重量级(110公斤以上)两个级别。然后在同年的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女子举重正式被列为比赛项目。
那么67公斤级就是指运动员体重在61至67公斤之间。举重项目中公斤级的划分是针对参赛选手的体重而言的,与举起的杠铃重量无关,也就是说,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要将参赛选手根据体重划分在同一级别范围内。
举重比赛的公斤级是根据运动员体重不同来分级。举重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将杠铃以双手举过头,举起的杠铃重量为胜负依据。男子举重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时便被列入正式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