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刷到我这条,那你可算是来着了!咱们今天来盘一盘NBA那个金光闪闪、让无数猛男追逐了一辈子的玩意儿——总冠军奖杯。你以为它从诞生之初就长现在这个“高富帅”样?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玩意儿的进化史,比某些人的情史还要曲折和精彩,堪称一部“NBA奖杯变形记”。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上古时期的1947年,NBA还叫BAA。那时候的总冠军奖杯,跟现在的奥布莱恩杯简直是两个物种。它的本名叫“沃尔特·A·布朗杯”,是为了纪念当时凯尔特人的初代老板沃尔特·布朗而命名的。但它的外形嘛……怎么说呢,一言难尽。它长得就像一个巨大的银质圣杯,或者说是咱们吃火锅用的那种铜锅的加大加高豪华版,甚至有点像奶奶家里那个用来插干花的祖传大花瓶。球迷们给它起了个外号叫“大茶缸子”,不能说毫不相干,只能说是一模一样。这个“大茶缸子”还有个奇葩规矩,它是个“流浪杯”。啥意思?就是你今年辛辛苦苦、拼死拼活拿了冠军,这杯子在你队里待一年,第二年就得乖乖还回去,交给下一届冠军。就问你气不气?夺冠的快乐体验卡,只有365天,到期自动失效,简直是栓Q了家人们。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拉塞尔老爷子带着绿军拿了十一冠,结果每年都得跟这个“大茶缸子”含泪告别,第二年再重新抢回来。这哪是打篮球啊,这简直就是一场漫长的“奖杯保卫战”。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1976年。直到那个时候,NBA的大佬们可能也觉得这事儿有点不地道,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连个传家宝都留不住,这波操作格局太小了。
于是,1977年,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NBA决定重新设计一款全新的总冠军奖杯。这次他们可下了血本,直接找到了奢侈品界的扛把子——蒂芙尼(Tiffany & Co.)。你没看错,就是那个能让你女朋友心跳加速的蒂芙尼。蒂芙尼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新款奖杯的设计稿一出来,所有人都惊了。一个篮球正要入网的瞬间被永久定格,线条流畅,造型现代,浑身散发着“我很贵,你别碰”的高冷气质。最重要的是,规矩改了!从这一年开始,总冠军奖杯不再“流浪”,而是每年都打造一个全新的,冠军球队可以永久保留。这才是正道的光啊!自己的荣誉,必须得摆在自家荣誉室里,天天瞅着都开心。
不过,这个新奖杯刚出来的时候,还没名字,就叫“NBA世界冠军奖杯”,听起来有点普通。直到1984年,为了致敬刚刚退休的NBA总裁拉里·奥布莱恩,联盟正式将这座奖杯命名为“拉里·奥布莱恩杯”。这位老哥可不简单,他在任期间完成了NBA和ABA两大联盟的合并,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NBA盛世。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座代表最高荣誉的奖杯,绝对是YYDS级别的致敬。
从1977年到2021年,奥布莱恩杯的造型虽然经典,但一直没啥大变化。你以为故事到这就结束了?Too young, too simple!NBA主打一个“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就在2022年,为了庆祝联盟成立75周年,NBA又双叒叕对奖杯下手了,而且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医美级”大改造。
首先,新版的奥布莱恩杯,它“弯了”!整个奖杯的重心向前倾斜,官方的说法是这象征着“联盟对未来的展望和不断前进的决心”。但我看,它就是想换个姿势,给你整个“歪头杀”,让你DNA狠狠动一下。其次,底座也变了。原来那个有点笨重的方形底座被换成了两个圆形的碟盘。这个改动可不是为了好看那么简单,里面全是细节。下面那个大圆盘,上面密密麻麻刻上了NBA前75个赛季所有总冠军球队的名字。强迫症看了都得说一句“舒服了”。而上面那个小圆盘,则是留给未来的冠军们,据说空间足够刻到NBA一百周年。这下再也不用担心没地方刻名字的尴尬了,格局直接打开!
除了这些,奖杯本身的细节也更加精致。篮球的纹路和篮网的网格都被重新设计,看起来更加逼真,仿佛下一秒就能听到“唰”的一声。整个奖杯由大约16磅的纯银打造,表面镀上24K黄金,亮得能闪瞎你的眼。虽然材料成本也就十几万人民币,但它所代表的荣誉,那是无价的。每年,球员们捧起它的那一刻,流下的汗水和泪水,才是它最珍贵的“镀层”。
当然,拥有了这座“梦中情杯”后,球员们也是花样百出。有的拿它当孩子的奶瓶架,有的带它去夜店蹦迪感受重金属音乐,还有的更离谱,直接抱着它跳进游泳池,来了个“湿身诱惑”。只能说,硬汉的快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毕竟,这是他们用整个赛季的血与汗换来的,怎么宠爱都不过分。
与奥布莱恩杯一同更新的,还有分区冠军奖杯和各大MVP奖杯。比如东部冠军奖杯被命名为“鲍勃·库西杯”,西部冠军奖杯则是“奥斯卡·罗伯特森杯”,个个都是名宿加持,牌面拉满。这一系列的更新换代,让整个NBA的荣誉体系看起来更加完整和高大上。
所以问题来了,既然奖杯是蒂芙尼做的,那球员夺冠后俱乐部发的庆功早餐,是用蒂芙尼蓝的盒子装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