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2019年,对于曼联球迷来说,那真是个跌宕起伏,让人心跳过山车的年份!想当年,红魔经历了穆里尼奥时代的尾声,然后就是索尔斯克亚带着一脸“娃娃脸刺客”的笑容闪亮登场,瞬间就把球队从“地狱”边缘拉回了“人间”。那一年,曼联的先发阵容就像一场大型的“真人秀”,有惊喜、有惊吓,更有无数的“真香”和“打脸”时刻。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一下,2019年曼联的那些主力阵容,看看哪些人是球队的“定海神针”,哪些人又是那年的“流量密码”!
首先,咱们得把时间线掰扯清楚。2019年,那可是横跨了2018-19赛季的后半段,以及2019-20赛季的前半段。所以,阵容上肯定会有一些变动,特别是夏季转会窗之后,那是妥妥的“换血”大戏。但甭管怎么变,有些名字在红魔球迷心中,那都是烙印一样的存在。咱们就从守门员说起,毕竟,门将可是球队的最后一道防线,关键时刻能“续命”的狠角色。
门将:德赫亚——那个男人,曾让世界为之倾倒!
那年头,大卫·德赫亚(David de Gea)绝对是曼联雷打不动的主力门将,没有之一!他的“圣光普照”式扑救,经常能让对手怀疑人生,也让曼联球迷从绝望中看到一丝丝希望。那时候的德赫亚,简直就是“门神”的代名词,单手扑点球、高难度扑救,那是家常便饭。虽然下半年的表现偶尔会有“黄油手”的嫌疑,但上半年的他,依然是那个被大家称为“世一门”的存在。他的超神发挥,多少次把曼联从悬崖边上拉回来,让人不禁感叹:“这哥们儿简直是开了挂啊!”那句话怎么说的?“前场美如画,后场德赫亚!”这句话在2019年依然适用,尤其是上半年的比赛里,德赫亚简直就是球队的遮羞布。
后防线:风雨飘摇中的“钢铁脊梁”?
后防线,这可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在2019年的前半段,曼联的后防线,基本上是卢克·肖(Luke Shaw)坐镇左边卫,他那壮硕的身材和偶尔的灵光一现,是左路一道风景线。右边卫呢,阿什利·扬(Ashley Young)和迪奥戈·达洛特(Diogo Dalot)轮番上阵,扬教授虽然年纪大了点,但经验和拼劲还在,偶尔还能来个“世界波”。达洛特则是年轻小伙子,潜力无限但还需要打磨。中后卫组合,那更是经常变动,维克托·林德洛夫(Victor Lindelöf)和克里斯·斯莫林(Chris Smalling)是比较常见的搭档,偶尔埃里克·巴伊(Eric Bailly)和菲尔·琼斯(Phil Jones)也会出来“客串”一下。那时候的后防线,用一句话形容就是:“玄学”当道,防守全靠德赫亚和对手运气不好。球迷们经常调侃:“我们不是在看球,我们是在看德赫亚!”
然而,夏季转会窗一过,曼联的后防线瞬间升级,那感觉就像给老式手机换了最新处理器!哈里·马奎尔(Harry Maguire)以天价加盟,直接坐稳了中后卫主力位置,他那“大英牌拖拉机”式的稳健和头球能力,给曼联带来了久违的“中卫气场”。右边卫则迎来了“扎实”哥万-比萨卡(Aaron Wan-Bissaka),他的滑铲和防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多少次单防把对手边锋“安排得明明白白”,让球迷直呼“真香警告”!左边卫卢克·肖依然是主力,虽然偶尔有伤病,但总体表现还算稳定。所以,2019年下半年的后防线基本就是:卢克·肖、马奎尔、林德洛夫、万-比萨卡,这套阵容的防守强度和稳定性,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从“漏勺”到“滤网”,进步那是肉眼可见。
中场:创造力与硬度的“纠结体”!
曼联的中场,在2019年也是“百花齐放”与“一言难尽”并存。保罗·博格巴(Paul Pogba)这位“法国中场核心”,绝对是球队的“流量担当”和“话题制造机”。他状态好的时候,能传能射能过人,简直是“自带光环”;状态不好的时候,那也是“散步哥”附体,让球迷血压飙升。那时候的博格巴,就像一块美味的提拉米苏,甜的时候让人幸福,苦的时候也让人纠结。
与博格巴搭档的,上半段常见的有安德尔·埃雷拉(Ander Herrera)和内马尼亚·马蒂奇(Nemanja Matić)。埃雷拉是曼联的“跑不死”,防守积极,精神属性拉满,绝对是中场的“蓝领模范”。可惜,他在2019年夏天离开了球队,让不少球迷感到惋惜,直呼“扎心了老铁!”马蒂奇则是经验丰富的老将,负责中场节拍器和防守拦截,但随着年龄增长,跑动和覆盖能力有所下降。弗雷德(Fred)那一年还在努力适应英超的节奏,表现时好时坏,一度被球迷称为“水货”,但他那“洗剪吹”的发型倒是挺抢眼的。
到了2019年下半年,随着埃雷拉的离开,斯科特·麦克托米奈(Scott McTominay)这位“苏格兰硬汉”逐渐上位,他那钢铁般的意志和积极的跑动,让曼联中场多了一份硬度。他与博格巴、弗雷德的搭档,是当时索尔斯克亚常用的中场配置。麦克托米奈的崛起,就像是一股清流,让球迷看到了曼联青训的希望,也让中场多了一份“朴实无华”的力量。另外,胡安·马塔(Juan Mata)和杰西·林加德(Jesse Lingard)也经常作为前腰或者边前卫出场,提供创造力和跑动,林加德的“尬舞”庆祝也成了那年的标志性画面,虽然有时候进球不多,但他那股“憨憨”的劲儿还是很受球迷喜爱的。
锋线:青春风暴与“迷之操作”并存!
锋线是曼联在2019年变化更大,也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上半段,罗梅卢·卢卡库(Romelu Lukaku)和马库斯·拉什福德(Marcus Rashford)是锋线的两大支点。卢卡库那时候还是主力中锋,虽然有时候“停球三米远”,但他的身体素质和跑位还是能制造威胁。拉什福德则在索尔斯克亚手下迎来爆发,速度和射门都有很大提升,一度成为曼联的“大腿”,经常上演“一锤定音”的好戏。安东尼·马夏尔(Anthony Martial)则在左边锋位置上“时隐时现”,他那法国人特有的优雅盘带和突然加速,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但伤病和稳定性是他更大的敌人。阿莱克西斯·桑切斯(Alexis Sánchez)这位“高薪低能”的代表,那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养老”,偶尔替补出场也未能有所作为,最终在夏天被租借离队,让曼联球迷直呼“谢天谢地”。
夏季转会窗后,随着卢卡库的离开,曼联的锋线彻底变成了“青春风暴”模式。拉什福德和马夏尔成为雷打不动的主力,两人互相轮换中锋和左边锋,配合默契度逐渐提升。拉什福德的速度和直接,马夏尔的灵动和技术,让曼联的进攻变得更加多样化。右边锋位置上,夏季新援丹尼尔·詹姆斯(Daniel James)的到来,简直是曼联那年夏天更大的惊喜!他那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简直是“开挂”一般的存在,无数次让对手边卫“吃灰”,球迷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小火箭”。他那几脚“出其不意”的远射破门,更是让人津津乐道。另外,青训小将梅森·格林伍德(Mason Greenwood)也在下半年崭露头角,他那左右开弓的射门技术,简直是“天赋异禀”,让人看到了曼联未来的希望,每次替补出场都让人期待他能带来惊喜。那时候的曼联锋线,虽然经验不足,但那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着实让人热血沸腾。
总结一下2019年的“标配”阵容:
如果你要问2019年,曼联的先发阵容到底长啥样?那真是得看是哪一个时间段。但如果硬要掰扯出一个“年度更佳”或者“最常出现”的阵容,大概就是:
门将:德赫亚(David de Gea)
后卫:卢克·肖(Luke Shaw)、马奎尔(Harry Maguire)、林德洛夫(Victor Lindelöf)、万-比萨卡(Aaron Wan-Bissaka)
中场:博格巴(Paul Pogba)、麦克托米奈(Scott McTominay)、弗雷德(Fred)
前锋:拉什福德(Marcus Rashford)、马夏尔(Anthony Martial)、丹尼尔·詹姆斯(Daniel James)
这套阵容基本囊括了2019年下半年曼联的“主力架构”,也是球迷们对那个“重建初期”的曼联最深刻的记忆。那一年,曼联的战术风格,在索尔斯克亚的带领下,从穆里尼奥时代的防守反击,逐渐转向了更强调速度和年轻化的冲击。虽然成绩时有波动,甚至在赛季末期一度“ *** ”,但那股子青春的活力和偶尔爆发出来的“玄学”力量,还是让曼联球迷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们像一群年轻的冲锋队员,带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在绿茵场上跑位、射门、防守,偶尔也会有迷茫,但总是在努力寻找方向,就像那时候的曼联,一直在摸索前进,充满着无限的可能和让人哭笑不得的瞬间。